APP下载

中大凌文华团队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物

2022-08-11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薛宏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SCVD)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ASCVD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营养膳食和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相互作用在ASCV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肠道微生物衍生的代谢物被认为是影响A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具体是何种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发挥作用及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凌文华教授团队在心血管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 (IF=23.213)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ally Produced Indole-3-Propionic Acid Inhibits Atherosclerosis by Promoting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and its Deficiency Is Causally Related to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封面论文。该论文由公共卫生学院凌文华教授与杨燕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薛宏亮和陈旭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作为第一单位。

该研究首先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代谢色氨酸产生吲哚-3-丙酸(IPA)的能力显著降低,粪便和血清中IPA水平显著减少。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发现,膳食补充IPA可以缓解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提高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机制研究发现,IPA通过新发现的miR-142-5p/ABCA1信号轴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从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而体内IPA缺乏可加速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与人群ASCVD发病风险增加有显著关联。这些结果为预防或改善ASCVD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图一:肠道菌群色氨酸代谢物吲哚丙酸(IP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81730090和No. 82030098)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RESAHA.122.321253
关闭窗口
  •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