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钟长鸣!高校实验室再发生爆炸,深圳一博士生颈动脉险被扎穿!

2022-06-14

据深圳晚报报道,6月7日下午,深圳一所高校的实验室内发生玻璃仪器爆炸事故,一名男生面部、颈部、手臂等10多处被炸伤,手指肌腱暴露,右侧下颌皮肤被炸出一指节深的洞,颈动脉鞘被炸开,再深0.2毫米就将割破颈动脉。所幸男子被及时送往深圳大学总医院手术,碎玻璃片也都被逐一取出。



                                       视频来源于:后浪

据介绍,6月7日傍晚,博士生孙同学(化名)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眼看进行到收尾步骤,可毫无任何征兆,实验玻璃瓶突然爆炸,散碎的玻璃渣飞射。孙同学只听到“砰”的一声,整个人瞬间被震得浑身发麻,耳朵也有点嗡嗡的。

孙同学迅速冷静下来,摸到脖子在流血,意识到身上应该有不少伤口。这时,身旁的几位同学也迅速赶来,赶紧帮助他简单包扎按压,把他送到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形美容科三方共同会诊。经过初步诊治,小孙全身大大小小的伤口加起来有十多处,伤口集中在他正面上半身的颈部、面部。除了最危险的颈部伤口之外,眼眶周围,下巴、耳朵、手指、肩膀、前胸……都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出血最大的伤口在右侧脖子上,目测有3公分长。最深的伤口在右侧下颌,皮肤直接被炸出了一个“洞”,大约一指节深。

经过快速B超探查,医生判断,小孙没有伤到颈动脉,或其他重要的血管神经,立即决定由整形美容科主任宋仁刚实施手术。进入手术室,上台打开创面一看,深圳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宋仁刚发现,患者颈动脉鞘全开了,再深一点就有生命危险。颈动脉鞘是指包裹着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的“保护套”,颈动脉血管已经直接暴露,如果“玻璃弹片”再深一点,将直接损伤到颈动脉,而颈动脉一旦被离断,病人会在几分钟之内大出血,导致休克死亡。



手术中,宋仁刚仔细为患者清创、止血、缝合,为了防止一些细小的玻璃碴掺杂嵌进创面,他头戴手术放大镜仔细反复检查。经过2个小时的手术,孙同学顺利推出手术室。

目前,孙同学正在住院,恢复休养中。

根据孙同学描述,有网友推测爆炸的瓶子很有可能是封管等高压玻璃瓶。



                               实验室里的易燃易爆物
爆炸性药品:迭氮钠、四硝化戊四醇(泰安)、硝化甘油混合炸药(胶质炸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金)。
液氮:温度升高或者压强降低可引起爆炸。
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 可引起爆燃。
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遇水易燃:钾、钠、锂、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铝钠、磷化钙碳化钙(电石)、碳化铝、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镁铝粉等。
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

                               封管使用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密封圈损坏:密封圈是整个反应器上最容易损坏的部件,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公司曾经发生的事故:曾经在用氨的乙醇溶液120℃氨解反应时,Ace pressure tube的密封圈损坏,反应液冲出。
四氟乙烯盖子把玻璃顶破:公司曾经发生的事故:使用国产的封管,把当时的气温很低,在加热以前把盖子旋得过紧,加热到120℃以后,由于四氟乙烯膨胀得比玻璃快,把封管口上的玻璃胀破,反应液冲出。建议以后不可以使用国产的封管,因其质量未经过权威部门检测。
封管爆炸:公司曾经发生的事故:国产封管,反应正在进行中封管爆炸。经计算实验中可以产生3倍的气体。100℃下,2倍量CH3OH,1倍量CO2。进口封管在公司内也有爆炸先例,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

                               封管使用时注意事项
密封圈损坏:密封圈是整个反应器上最容易损坏的
1.1 进口封管质量较好,新封管最高可以承受10atm,但使用过多次后,最高承受的压力会下降;而国产封管未经过严格测试,尽可能不再使用,或者在有气体的溶液参与反应,温度不超过溶剂沸点,并且在确保压力不超过2atm时,才可采用;
1.2 在使用气体的溶液进行封管反应时,由于在高温下气体挥发严重,估算压力时除去考虑到在该温度下溶剂超过沸点产生压力外,还有该溶液中气体高温下挥发产生的压力。如果使用氨的甲醇溶液进行氨解时,由于在高温下氨挥发严重,当温度达到120℃时,压力可能已经远远超过10atm;
1.3  必须实现估算到反应可能产生的气体,包括主反应、副反应等可能产生的气体的压力要考虑进去;
1.4 对于反应温度超过溶剂沸点20℃以上的反应,推荐使用高压反应釜;
1.5 对于没有把握的反应,推荐先使用微波反应器进行小试,反应速度快,而且相对安全;
1.6 封管属于压力仪器,严禁碰撞、划痕等可能导致内伤的操作;
1.7封管的密封圈有两种,一般的褐色的Viton密封圈,耐油和酸;若反应中用到强碱时请使用白色的全氟密封圈;
1.8  盖上塞子时请不要旋转得太紧或太松,绝不可紧到不能再紧的程度,这样反而容易泄漏产生危险甚至封管顶破,松紧适宜即可;
1.9 体系中试剂和溶剂体积严格控制在封管容积的1/3以下,推荐在1/5        以下;
1.10 洗涤封管时不要泡在碱缸中,也不要使用超声洗涤,应根据反应情况使用合适的溶剂漂洗干净,可以使用试管刷洗涤,不可使用刮刀;
1.11封管反应结束时,要将反应降至室温才可打开封管塞子,不能在封管还是高温的状态下打开;
1.12 进行封管反应时必须在正面及可能伤到人的侧面加防护挡板,观察封管反应进行情况时,不要直接观察,要在防护玻璃或挡板后面观察。

最后,以 去年中山大学药学院在事故后通报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突发:中山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博士生手臂动脉被刺穿,实验室不明瓶罐千万不要洗!
事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只是一个概率的概念,可能是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可是,当你不再是分母而是分子的时候,对你和你的家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灾难来临,鲜血喷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再有类似经历。
生命可贵、生活不易,我们在努力前行时请倍加珍惜自己,毕竟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
特此通报,请遵照珍惜。
关闭窗口
  •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