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信息 - 职位信息 返回首页

论坛倒计时!这所顶尖名校诚邀您的加入

工作地点:天津 学历要求:博士 工作年限:不限 月薪:面议

招聘人数:若干人 

职位信息
01 论坛简介
天津大学“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旨在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汇聚全球英才。本论坛已举办十届,成为了广大青年学者了解和加入天津大学的主要平台之一。

02 论坛安排
第十一届“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预计于本年度12月中旬以线上方式召开,日程待定。

03 招聘专业
 

04 招聘岗位
讲席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副高职称)、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中级职称)

05 申请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具有博士学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绩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06 岗位职责
讲席教授
1.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2.致力于教师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英才教授 (原则上入选时不应超过55周岁)
1.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具备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或能力,完成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并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
2.具有符合学科发展的独立研究方向,能够带领本学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能够引领本学科开展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研究。
3.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英才副教授 (原则上入选时不应超过45周岁)
1.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具备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或能力,完成学校或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国内外相关领域表现突出并获得同行专家认可。
3.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副研究员
1.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具有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2.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参加本学科领域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其他形式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及省部市各级科技项目。
副教授、讲师
具有独立承担教学工作的能力,作为本科或研究生教学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主讲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本岗位仅设置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教育学院、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医学部、马寅初经济学院、经管学部等单位。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教学辅助等工作,支持人才团队、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发展等。 

07 条件支持
学校和国家、天津市共同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优厚的科研启动经费及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落户需求的,按照天津市政策要求办理落户。讲席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岗位以事业编制聘用。副研究员、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岗位签订劳动合同。

08 报名方式
请将下列材料合并成为一个PDF文档作为附件上传;
邮件命名方式为“所报名学院名称-学科-姓名-来源”,例如“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姓名-未名人才”。
1.个人简历;
2.教学经历、可主讲的核心课程、未来教学计划;
3.三项代表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论文、著作、专利、转化、应用、资政等);
4.未来研究计划;
5.三封推荐信(非必须)。

扫码报名

(1)学校人事处联系方式
  讲席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岗位 
联系人:杨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2079
联系邮箱: talent@tju.edu.cn
  副研究员、副教授、讲师岗位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4886
联系邮箱: enquiry_hr@tju.edu.cn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岗位
联系人:霍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3100
联系邮箱: postdoctor@tju.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
邮编:300350
 
(2)各学院联系方式
 

本招聘广告长期有效。

天津大学介绍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可谓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回顾历史,天津大学在中国繁荣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甲午战败后,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时为洋务运动领军人物的盛宣怀意识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1895年10月2日,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应运而生。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天津大学在此阶段调出众多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支持了蹒跚起步的中国高等教育。

1959年,天津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天大陆续成为“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天大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天津大学用实际行动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传承,历久弥新,如今的天大集聚了一支由14位两院院士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共有898名教授及5069名教职工。
 
迄今为止,天大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0多万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158人,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以及深圳、福州两个国际校区。长期以来,经过几代师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国家级平台引领,面向世界前沿
紧跟时代趋势,变中求新,学校始终坚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发展理念,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评,进入A类学科数达到14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档、4个学科进入A档、9个学科进入A-档。此外,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

2017年,天津大学领衔提出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构成了国家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2019年4月,天大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CCII),形成高度关联、贯通融合、持续创新的新工科教育体系,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全新范式。2019年,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大召开,以新工科为龙头系统推出了“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掀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教育部依托天津大学成立“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得益于稳固的学科基础,学校的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天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近5年来,承担了数千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所获经费累计突破40亿元。2015年至2020年,学校共获国家三大奖26项国家级引领、省部市级共同支撑
天津大学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3个、天津市国际合作基地36个。另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
 
2019年10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正式启动建设;学校获批建设的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复建设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

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消息,天津大学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机械学院舒歌群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内燃机复合循环理论与方法”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连续牵头获得自然科学奖。机械学院王树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精仪学院李醒飞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多轴联动多传感器协同现场坐标测量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境学院陈冠益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基于3S维度的生物质固废清洁高效燃气能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新一轮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中,天大各个学院根据学科发展方向需要,在师资队伍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按需设岗,精准招聘,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天津大学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共绘蓝图!
| | |
职位评论
  • 暂无评论
1/1
共0条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再发表职位评论!

选择简历和求职信 ×

推荐职位 ×
 
*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