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信息 - 职位信息 返回首页

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招聘启事

工作地点:上海 学历要求:博士 工作年限:不限 月薪:面议

招聘人数:若干人 

职位信息

学校简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大学第九,世界第265位。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共有19个学科上榜,其中艺术与设计、建筑与建成环境、土木与结构工程等3个学科进入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6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56人。

    学校在事关国际民生的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引领我国大跨度桥梁、新能源汽车、结构抗风抗震、海底观测、空间遥感、干细胞等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460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1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8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2.54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1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43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硕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另有国际学生3575人。拥有专任教师2803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1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6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6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63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在国际ESI学科领域全球排名中,14个学科进入前1%。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等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环境与生态、管理科学与工程、干细胞与转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9个学科获得上海市高峰学科支持。


招聘条件
A岗:具有博士学位;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一般不40周岁、哲学社科领域一般不满45周岁。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突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术成果达到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的水平;聘期内全职到受聘单位工作。

B岗:具有博士学位;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哲学社科领域一般不超过40周岁。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冲击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的发展潜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聘期内全职到受聘单位工作。

支持方式
1.A岗聘任为教授,B岗聘任为特聘研究员。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3.为引进的青百受聘学者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一次性补助。
4.所在学院提供必需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5.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应聘方式
A岗申请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表;
2.符合应聘条件的代表性教学或科研成果相关证明材料;
3.《拟引进高层次人才综合评价表》(校外申请者填写);
4.《拟引进高层次人才综合风险评估和审查意见表》(校外申请者填写);
5.同济大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表(基层单位综合考核表)(校外者填写)
或同济大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表(校内教师填写);
6. 附件材料1份,包括:
(1)附件材料目录;
(2)有关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3)3-5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的复印件,以及申请表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4)申请表中列举的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以及他引情况的证明;
(5)学历学位证书及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6)申请表中所填写其他证明材料。

B岗申请者需提供下述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从大学起的详细不间断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及着重介绍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的500 字个人简介;
2、受聘后的工作设想;
3、至少3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联系方式;
4、提供5篇重要代表性论文的全文以及其他论文首页复印件;
5、学历学位证书及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联系方式
(一)A岗联系方式:同济大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司老师,黄老师
电话:+86 21 65987069   +86 21 65983770
E-mail: rcb@tongji.edu.cn

(二)B岗联系方式: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
联系人:肖老师 
电话:+86 21 65982792
E-mail: gyy@tongji.edu.cn

| | |
职位评论
  • 暂无评论
1/1
共0条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再发表职位评论!

选择简历和求职信 ×

推荐职位 ×
 
*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