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信息 返回首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单位所在地区:中国大陆-吉林 | 单位行业:高校/科研机构 | 单位规模:1000-9999人

招聘职位
  • 职位名称 工作地点
  • 暂无招聘职位公布!
单位介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经过几代应化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我国化学界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地,被誉为“中国应用化学的摇篮”。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国内从事稀土研究最早的单位之一(学科:无机化学与材料化学)。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逐渐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的实验室,为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稀土相关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稀土国重室现有研究人员102人,其中研究员2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WR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WR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4人次。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实验室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四等奖各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项;省部级奖10余项。近五年,出版专著30余部(章),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稀土国重室拥有稀土大厦等2.2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价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00余套,包括结构及显微学表征类(FEI Themis Z双球差矫正透射电镜等)、磁学表征类、热学表征类以及功能及结构材料性能表征平台,完全满足研发与应用的需要。2017年获得国家认监委正式颁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授权使用CMA标识,可向社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测试检测报告。

2020年稀土国重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中国-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倡议精神,是聚焦全球创新资源,搭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平台,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科技外交的重要举措。

实验室其他具体信息可登录实验室网站了解:http://reru.ciac.cas.cn/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分析化学研究工作的实验室之一。五十年代初起源于极谱学研究,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2001年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02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成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7年、2009年、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在国际刊物发表以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的SCI论文4000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170000余次(实验室h-index为180)。获授权发明专利350余件,美国发明专利2件。实验室现有中科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31人,其中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4人、国家WR计划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863项目首席专家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中国电化学成就奖2人;电分析化学终身成就奖2人。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2016年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实验室现有面积 1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2亿元;5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88台(套),总价值约1.14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40台(套)。实验室工作氛围轻松、融洽、有活力,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多个学科门类,有利于跨学科(化学、物理、生物、电子等)交流与合作。
职位评论
  • 暂无评论
1/1
共0条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再发表职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