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回国资讯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来源名:人民网
分类:信息  创建于:2018-10-10 被查看:1942次
风雨,可以捋皱大地的额纹

却冲不去融化于我们血脉中的志向

砥砺前行,科技报国

……

     几天里,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于杰反复打磨她创作的诗歌《我爱你,中国》,准备在结业式上朗诵。“谨以此向激励我们前行的钱学森、黄大年、钟扬等爱国志士和先进模范致敬。”

      9月13日至21日,95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英才汇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中央组织部举办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专题研修班学习。9天的时间,他们知国情、悟初心、明方向,积蓄科研报国新动能。

关山万里家国情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鼓励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研修内容紧紧围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这一主线,激励学员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放弃优渥安稳,选择艰苦创业;放弃繁华都市,选择西北荒原。钱学森、黄大年、“西迁”的交大人等一批知识分子看似有悖常理的选择,都在诠释一个信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研修班有很多是刚回国不久的青年学者,他们有的留学欧美,有的在国外高精尖产业担任要职,选择回国,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用脚投祖国一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飞行器研究的余翔就是其中一员,在聆听了黄大年、钟扬等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后动情地说,“青年科技工作者就是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将国之所需,作为吾志所向。”他把“十年一剑,一飞冲天”立为自己的座右铭。

       开班第二天,学员们就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聆听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事迹报告会。课程受到学员“追捧”,来自中科院和武汉大学的多名学员提出把课程做成视频,供更多人观摩学习。

        在当晚的分组讨论中,国情党情、爱国奋斗是关键词。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从个人、国家、国际的实际出发,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才能找准爱国奋斗的前进方向,才能聚集爱国奋斗的精神动力,才能源源不断产生国际顶尖原创性科学和应用成果。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同样是在一片荒凉中白手起家,“西迁”精神让来自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吴立朋感同身受,“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艰苦创业的精神品格,深挖科研难题,静下心来做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西北。”

       “读书卅年良医志,关山万里家国情。”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张振涛选择回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做一名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他这样阐释自己的家国情:“知识分子要用知识反哺国家和人民,于我来说,就是用科研为患者解除病痛,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道阻且长积跬步

        在刚刚闭幕的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款小小机器人零部件引起关注。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制造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零部件,一直依赖国外进口,而不久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改写了这一历史——研发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减速器。

       “打破技术垄断,拥有自主产权。”这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共同心声。研修班特别邀请钱学森的秘书顾吉环先生讲述钱老打破国外封锁,带领团队科研攻坚的事迹,并安排了航天五院的现场教学,增强学员科技强国的信心,鼓舞艰苦创业的士气。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学文坦言回国开创独立团队的过程困难重重,但经过这次研修他比以往更有信心了。“比起老一辈知识分子我们还差很多,他们身上那股正能量是激发我们前行的恒久动力。”

        一个小小的芯片成为制约中兴的利器,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兴的围堵是对中国科技的拷问,也暴露了“不掌握原创性核心技术,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的现实。这些问题成为研修学员热议的焦点。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姚颖垠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科研方向:“原始创新在国内的农业体系中是有的,比如水稻,而小麦行业还没有,这是未来实现原始创新方向,也是我的前进方向。”

        “强国梦、强军梦怎样才能实现?首先要有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归根结底是去做有价值的科研,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李国良说。

        “道阻且长,将积跬步。南冥虽远,奋翅可达。”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胡鹏在结业留言中写到。他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充满信心:“我们已经开始追赶并局部引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中国知识分子远超于国际同行的努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游子归来报春晖

        午饭时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教授王晓杰和班上研究图像、计算机的几名教授聊得火热。“我们的专业看似不相关,却找到许多合作点,我觉得这就是这次研修的一大收获。”他说。

       研修班给每位学员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安排了七场交流,让平时埋头案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寻找合作的契机,聚力攻关科研难题。

       参加研修的学员大都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很多人一回国就获得国内人才计划的资助和支持,能够安心“搭平台、出成果”,心无旁骛投身科研。学员纷纷表示,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爱才、惜才之情,感受到国家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倍受鼓舞、心生温暖。

         从澳大利亚求学回国的中山大学教授赵铜铁钢坦言在国内做科研特别容易有成就感,不仅在于人才计划的支持,还在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就是因为我们服务了更多的人,我们更应该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做世界一流的精品。”

        “建议延长考评周期”“优秀本土人才待遇不应输于‘海归’”“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了更好服务人才,用好人才,研修班特别安排了一场关于人才政策的讨论,青年学者建言献策,一批聚才、用才的良方被反馈给决策部门。

         “以前总觉得没时间不想来,现在来了还想再来。”西北农林大学教授王晓杰说,他准备将研修所得带回去分享给团队师生。

         “游子归来兮,报得三春晖。”中山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黄炳培念起了一首古诗,但他做了一点点修改。“对我们这些海外归来的学子来说,我们的‘游子吟’应该这样写。”他说。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