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未名海外人才网论坛 >> 职场新资讯 今日主题:0 今日文章:0 总主题:358篇 总文章:358篇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第1-0,共0[首页][上页][下页][末页]
2007-01-30 00:31:09 [联系我]楼主
 用户:dyduan
 性别:女
 地区:中国大陆, 北京
洋高管对中国的影响 [引文回复][回复
       对一个本土的宝洁员工来说,从一名员工提升到职业经理人这个阶层,一般需要7~10年的
时间,在这个基础上,他需要在其他国家再奋斗3~5年,以便于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因此本土的
职业经理人如果要想做到高层或领导人的位置应该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

  友邦上海本土经理人先后离职;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峻让位;佳能总部向中国公司空降40位日
本籍中高层管理人员;用友聘请美籍华人何经华出任总裁;丽珠集团用台湾人萧思阳接替了创业者
之一徐孝先的职位;TCL已有20多位国际化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盟;海信宣布从全球引进人
才;组建国际舰队,平安保险公司内部则出现了许多不同国籍的经理人;华为任正非意欲为自己寻
找海外背景接班人。

  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企业将中高层管理人员选择的目标放在了外籍人、台湾人和香港人中。随
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理人大量进入内地的企业,本土经理人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事实上,虽然近
年来许多外企在不断提升在华子公司地位,但是在高层经理职位的任用上,却都直接选择了非本土
的经理人。近日将中国公司升级为统辖大中华区范围业务的西门子、东芝、索尼此前高层走马换将
无一例外选择了外籍的经理人。佳能从总部空降了4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中国公司,以充实其在中
国的业务和管理。不仅在外企,就连国内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也开始使用非本土经理人代替本土
经理人:丽珠集团用台湾人萧思阳接替了创业者之一徐孝先的职位,平安保险公司内部则出现了许
多不同国籍的经理人。而国资委以及深圳市政府双双做出的决定是选择了部分国有企业作为试点单
位,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企业的高级管理人。

  来自人事部的一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种说法,目前在中国各类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已超过6
万人,这还不包括庞大的香港、台湾人群体。

  “洋高管”进入中国公司的目标是要达到所在公司经营利润最大化,而它在实践中表现出很多
优于其他人事策略的优点,具体动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外籍、香港、台湾的职业经理人也愿意到中国内地发展。

  其中的原因,从大的政策方面讲,是由于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等条款签订
,中国大城市的人才引进通道打开。从另一方面讲,在中国内地工作,这些外籍、香港、台湾的职
业经理人得到的利益和实惠比在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更多:

  一来其实际收入的增长,二来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使得对业绩的增长可以有较大的预期,并为以
后的升迁奠定基础。

  第二、提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增强子公司在中国的执行力。如果大量具母公司背景
的“洋高管”进入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担任高层管理工作,他们一般会带着母国公司的感情,中
国子公司执行任何损害所在国利益的行为必将受到遏制。同时,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的战略将会得
到提升。母公司与子公司经营管理的高度对接,也将大大加强母公司策略在中国市场的执行能力。

  第三、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损失。凡是中
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研究表明:这些原因导
致失败的比例为35%-40%。而人才的全球化战略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方面的不足。人才全球
化对中国国营、民营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洋高管”受聘管理中国公司的经营业
务,他们深谙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文化传统及其影响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能很好地与其他国家
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沟通和合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实行人才全球化战略能降低中国企业经营
成本,使中国公司明显获利。在通常情况下,派往国外的管理人员,公司必须投入大量经费,进行
较长时间的全面深入的有关知识的培训。同时,这些外派人员还要享受高额的津贴和补贴、母国与
驻在国之间的往返差旅费用等。再者,由于采用人才全球化战略,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文化上的隔阂
,增强了中国公司与所在国政府打交道的能力。

  第四、中国本土经理人国际化管理素质不足。中国本土经理人现在对全球化、跨文化管理普遍
还比较陌生,是因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间还很短。以宝洁为例,对一个本土的宝洁员工来说
,从一名员工提升到职业经理人这个阶层,一般需要7~10年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他需要在其
他国家再奋斗3~5年,以便于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因此本土的职业经理人如果要想做到高层或领
导人的位置应该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而与此“漫长”的时间要求成对比的是,本土的高级职业
经理人阶层仅仅是这几年才开始出现并形成。美国企业管理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不久前通过对全
球7万多名经理人的12项基础能力进行考察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经理人在与“事”有关的工作能力
群和认知能力群都有较佳表现,但在与“人”有关的沟通能力群及领导能力群,表现差强人意。与
美国和新加坡比较,会发现他们的经理人在“对事”与“对人”的能力上差距甚小,可以说是平衡
发展。从管理实践来看,本土经理人群体的管理能力,特别是企业战略的制定方面还是存在有很大
差距。另外就是在沟通方面能力的不足,经理人不仅仅需要熟悉市场,与用户沟通,而且还必须要
能恰如其分地同公司总部、投资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 来源:未名海外人才网 http://www.Rencai8.com ※
第1-0,共0[首页][上页][下页][末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