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未名海外人才网论坛 >> 职场新资讯 今日主题:0 今日文章:0 总主题:358篇 总文章:358篇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第1-0,共0[首页][上页][下页][末页]
2007-01-10 03:45:23 [联系我]楼主
 用户:dyduan
 性别:女
 地区:中国大陆, 北京
30岁职业人的职场规划心得 [引文回复][回复
     30岁,这是许多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鲜感,对职场充满了
焦虑与倦怠,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未来如何保障?

  30岁,对“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愿景"之类的华美说辞早已麻木。在他们看来,企业并不是员
工的家,企业和员工说到底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企业支付薪水,员工提供劳动力或是智力。

  他们的倦怠和迷惘,不仅因为他们是企业人,更因为他们还是社会人。作为企业人,他们按照
职位的标准来做事,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但作为社会人,这些报酬并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员工
在企业的任职结束,也意味着交易的结束,企业就不再对这个员工的未来负责了。但员工却需要为
自己的未来负责,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创业机会。

  在保障制度缺失的社会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不可能不产生焦虑与倦怠的情绪的。在市场经济
初期的很多企业中,甚至连为员工买个保险都舍不得,如何谈得上为员工的未来设计?

  职场的倦怠,是因为这些人实在看不清楚职业的未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今日的努力只是在
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锻炼了自己",但这种锻炼如果不能成为行业顶尖,事实上对未来的益处
也是有限的。

  选择创业,在很多职业人看来,也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和彷徨的一种途径。

  他们选择创业,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获得保障。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是创业人数
很高的一个地区,这固然和机会多有关系,但深层次上,恐怕他们更需要的是要通过创业来为自己
的未来做出主张。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包括对财富、社会地位的渴求和“实现自我"。很
可惜,大多数工作是很难满足这些人生目标的,工作至多能获得小康或者“中产",“实现自我"的
就更少了。大多数职业人过了40多岁就会走下坡路,能在职业上持续上升的只是少数。

  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做职业经理人,都是一个“生意"。因此很多人会按照“生意"的
成本、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考量。

  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创业的机会很多,而且创业的
风险未必比打工的风险高多少,而其收益却要高很多。

  在中国,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平均2到3年跳一次槽,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为3.5年,企业并不能
对你的职业前途做出什么保障,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风险其实是很高的。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把
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他们的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或者左右。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在西方,由于市场经济长期的发展,市场比较规范,雇主和雇员之间也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契约
,因此大家都会选择“长期博弈"。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短期博弈"
,当企业对员工没有什么承诺时,就不要指望员工对企业有什么忠诚。

  在欧洲国家,从社会地位和收入上来讲,普通白领甚至也要好过小老板。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
的状况,中国的普通白领收入远不及一个小老板。

  在中国这个社会福利保障有待完备的社会,你的人生要过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资是能
为你的人生带来长久收益的。可惜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职场中,职业生涯通常是高度不确定的。

  因此,如果当创业的收益远大于打工,但风险却不见得就比打工大很多时,付出也未必比打工
多很多时,一个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创业",“三十而立"的古训更推动了这种焦虑的现实转化。

  这个出路不是职业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大多数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做出的投资选择便是创
业。

  然而,一个纯粹职业人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吗?这也未必。职业人生的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保
障,它需要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业的成熟和长期稳健经营,当然也需要我们的市场经济
越来越成熟。
※ 来源:未名海外人才网 http://www.Rencai8.com ※
第1-0,共0[首页][上页][下页][末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