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未名海外人才网论坛 >> 职场新资讯 今日主题:0 今日文章:0 总主题:358篇 总文章:358篇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第1-0,共0[首页][上页][下页][末页]
2006-11-03 02:50:59 [联系我]楼主
 用户:dyduan
 性别:女
 地区:中国大陆, 北京
中国首位留学生容闳的历史功绩 [引文回复][回复
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一向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可是谁又能想到,第一个走上留学之路的学生,是因
为家贫而不得已去上“洋学堂”的呢?谁又能想到,“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并没有接受派人留学
的建议,倒是抱残守缺的满清政府在不停地派遣留学生?历史就是这样奇妙。留学生们没有挽救清
朝政府,但却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添上了精彩的内容。 

  穷学生去美国 容闳微积分总不及格 

  中国近代留学的第一人是容闳。1847年1月4日,个头不高的广东小伙容闳带了不多的行李,在
广州黄埔港上船去美国。4月12日容闳到达纽约。这一年,他19岁。 

  容闳没有上过中国人办的学堂。家里穷,上有哥姐下有弟弟,全家六张嘴,全靠父亲下田劳动
来供养。他读不起正牌的学校,只能设法读有钱人家根本看不上眼的洋学堂,也就是教会学校。容
闳进的是澳门马礼逊学堂。 

  这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洋学堂,学生的家境都比较贫困,学校也免费。容闳是马
礼逊学堂第一批学生。他在这里读了六年书,读《圣经》,学英语,也学一些西方的人文思想和科
学知识。当时的校长是美国人,叫布朗,毕业于耶鲁大学。 

  1846年,布朗告诉中国学生,自己因为健康的原因决定回国,想带几个学生去美国完成学业,
香港的基督教会的传教士会为每人提供两年的留学经费。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另外两个学生也站
了起来,他们一个叫黄胜,一个叫黄宽,和容闳一起去美国。 

  三人在布朗等人的帮助下进了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黄胜一年后因病回国,侍奉寡母。两年
后,黄宽从孟松学校毕业,听从教会的安排,转赴英国,考入爱丁堡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留英学
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也是中国最早从事西医教学的教师之一。 

  容闳没有和黄宽一起去英国,而是选择了耶鲁大学。香港传教士当时只提供两年的费用。有教
会愿意出钱,条件是写一份志愿书,保证以后成为传教士,但被容闳婉拒。不过在布朗的多方张罗
下,容闳还是如愿进了耶鲁大学。 

  刚入校的时候,他每天都刻苦用功,学习没上去,身体反而非常瘦弱。二年级,他功课依然不
好,微积分从来不及格,差点留级。三年级,容闳的成绩才终于上去。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容闳在校谋求职业,为同学们办过伙食。后来,他又获得耶鲁大学兄弟会
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得以半工半读完成4年学业。1854年,容闳学成归国。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主选择和完成学业的留学生,是第一个自费留学生、第一个通过勤
工俭学完成留学学业的人。  

  游说太平天国只得到一个爵位 

  容闳回国后没有当医生,也没有做传教士或专门的学者,他希望更多的中国青年接受西方的教
育,于是开始四处奔走。 

  1860年,他到了南京,去找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在南京,容闳见到了当时主持大政的洪仁?。
容闳提出了自己关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的七条建议,但洪秀全却没有接受他的主张。太平天
国没有体会容闳的苦心,不过很尊重他,送给他一个刻有他的名字和“义”字的长方形木印——他
被封了个四品爵位。 

  挫折并没有动摇容闳实现留学教育计划的决心。他想到了经商,做起了茶叶生意。他觉得有了
钱才可以实现教育计划。巧的是容闳到美国留学的时候,乘的也是一条装运茶叶的船。 

  采购员提留学议案 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 

  1863年,容闳突然受到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召见。曾国藩想办工厂,办工厂就得有机器,机器又
只能从外国买回来。容闳以前在上海结交的几个人都在曾国藩手下任职,他们推荐容闳来当采购员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江南制造局——中国最早的工厂。 

  1867年,容闳陪同曾国藩视察江南制造局,他建议在局中附设兵工学校,培养制造人才。曾国
藩同意了,这是近代中国培育科学技术人才最早的学校。 

  1868年,容闳又向刚升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了派遣留学计划,力言此举日后当收大效。丁
日昌当即决定让容闳写成详细说帖,他代为上呈权位仅次于恭亲王奕忻的军机大臣文祥,请其代奏
。说帖上去了,但恰逢文祥父亲去世,文祥离职回家守丧,说帖也就不了了之。但容闳每次因公谒
见丁日昌时都提此事,并恳请转呈曾国藩。 

  1870年,丁日昌赴天津协助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同行的容闳又催促丁日昌向曾国藩重提
留学计划。 

  条陈写了四个问题,包括:建议改变大米北运的运输方式;建议政府开采矿产;提醒政府注意
洋教,别让洋教徒干涉地方行政。建议派留学生只是其中一条。这一条放在中间。但这条写得最出
色。条陈建议选派120名学生到外国去留学15年,以供国家日后之用。先派30名出去,如成绩优良
,即可引以为例,按期选派。学生出洋应有中国教员随同,以便学生不致荒废本国文字,并另派监
督两名以资照料。留学经费和出洋局的办公费用可出自上海道库。 

  曾国藩被容闳说动,同意领衔上书,奏请朝廷派遣子弟出洋学习。很快,曾国藩和李鸿章联衔
会奏获得旨准。一年之后,容闳“伟大教育计划”终得实现,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中国留学教育
的大门开启后,又出现了庚款留学和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
※ 来源:未名海外人才网 http://www.Rencai8.com ※
第1-0,共0[首页][上页][下页][末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