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业:高校/科研机构 所在地区:中国大陆 - 福建
企业简介: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men University)设有物理学系、天文学系、生物仿生及软物质研究院。厦门大学物理学科始创于1923年,在中国物理学发展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最早创立国家半导体学科的五校联盟之一,培养了谢希德、曾融生院士等杰出校友。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及“双一流”建设支持下,学院已经逐步形成了统计物理及其交叉学科、低维凝聚态物理、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软物质介观结构学与应用、多信使天体物理等若干个特色或新兴学科方向。学院现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物理学科获评B+。物理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ESI学科排名稳定在全球前1%以内。 厦门大学物理学科所在的“化学与物质基础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计划。学院秉承“顶天立地”的发展理念,继续保持凝聚态物理学科的传统优势,加强半导体光电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发展思路,注重海西经济建设发展,积极推动服务地方发展与推动产业进步相结合;不断增强科研实力,承担着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同时也加强了交叉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物质与生物物理领域,以及理论物理与天文学相关领域,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为后续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领域 1、统计物理及其交叉学科 厦门大学物理学科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组织队伍研究统计物理与热力学,并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注意,逐步建立了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几个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学科组,涵盖现代热力学、复杂系统、生命体系、量子统计等方向。目前厦大统计物理团队在国内的角色不仅不可或缺,并已经成为推动国内本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2、低维凝聚态物理 近来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并形成了低维凝聚态物理新兴优势方向。相关研究从“理论与计算模拟”、“材料生长与表征”、“器件研制与应用”三个重要方面系统展开,主要涉及低维凝聚态理论;低维材料磁性与相关器件物理;光调控及高阶量子信息技术;石墨烯等二维半导体的制备、表征技术和应用;介观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和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3、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 厦门大学半导体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是国内最早设立半导体物理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也是我国几个最早设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博士点的单位之一。本学科致力于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器件研究,在Ge、Si、AlGaN、SiC、ZnO等材料及其器件研发方面已形成较强的国内优势,拥有教育部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平台;拥有先进的半导体材料生长和器件加工与表征设备,如MOCVD、UHV-CVD、MBE、电子束蒸发仪、光刻机等。 4、软物质介观结构学与应用 生物仿生及软物质学科主要集中在介观结构与软物质功能材料的形成机制、功能化的关系研究,包括介观结构形成机制,及生物仿生与软材料功能化、仿生功能材料与柔性能源材料、器件等。并着重柔性光电子、传感器与智能可穿戴技术与器件的开发。柔性光电子、传感器与智能可穿戴方面, 将与物联网、云通讯、大数据、人智能等技术相结合, 为实现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家庭、智慧生活而努力。 5、多信使天体物理 天文学系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信使天文学各个方面的观测与理论,主要以如下几个方向为重点:跨尺度黑洞的吸积与喷流、星系形成与演化、大尺度结构与宇宙学、核天体物理和中微子天体物理。同时,天文学系积极参与已有的和未来的国内外大型天文设备和项目,例如TMT, FAST, HXMT, LSST, PFS, eXTP, JUNO等。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