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背山面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科研实力雄厚,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现有两院院士14位,杰青21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7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41人。研究所设置17个研究室(部),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此外,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和SABIC-DICP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近年来,研究所在分子反应动力学、纳米催化、紫外拉曼光谱、材料合成、生物技术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产生重要国际影响,部分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甲醇制烯烃(DMTO)、干气制乙苯、化学激光、航天催化材料、燃料电池、液流储能、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催化剂等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15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0项。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以第一产权发表SCI论文总数268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947篇,196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学术刊物以及相关学科顶级刊物上(IF>9)。出版科技专著6部。累计申请专利4002件,其中发明专利3725件,累计专利授权127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36件;累计申请国外专利347多件,获得国外专利授权92多件。
|